大豆种植技术:食心虫防治


大豆心丝虫以幼虫为害。幼虫可咬穿豆荚或从绿嫩豆荚的缝隙中钻进,吃未成熟的豆子。轻微的情况下,豆荚里的豆子会被嚼成凹槽,就像兔子的嘴一样。严重时,豆仁会被吃掉。 1/3-1/2,导致豆子不完整。大豆心丝虫还会在豆荚内排出粪便,导致豆荚内充满大豆心丝虫粪便,严重降低大豆籽粒的外观、形状和品质。随着幼虫不断生长,大豆心丝虫逐渐成熟。大豆成熟收获前,大豆心丝虫从豆荚边缘咬出一个洞,钻出豆荚,离开豆荚,落到地上,在土里过冬。由于受害严重,不仅降低了大豆的品质和产量,还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。因此,必须充分重视该害虫的防治,采取全面综合防治措施,控制大豆心丝虫为害,促进大豆生产发展,增加农民收入。

1、大豆种植技术中食心虫的防治,应选择抗虫或耐虫品种。选择抗虫、耐虫品种是防治大豆心丝虫最经济的方法。但抗虫品种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,必须因地制宜地选择害虫取食率低、产量好的品种。

2、大豆种植技术中合理轮作防治食心虫。与连作相比,轮作可以减少昆虫的取食率。可以种植大豆的地块应选择距上年大豆茬地至少1000米的地块,并尽量避免重茬、留茬。田间管理可通过增加中耕除草次数来进行,尤其是化学田。蛹期和羽化期增加铲车次数,可减少成虫羽化量,有条件的地块可实行水旱轮作。

3、大豆种植技术:食心虫防治:深耕、重茬耕地。大豆收获后,及时清理田间落荚、枯叶,抓紧时间进行秋耕整地,破坏大豆心丝虫越冬场所,将已侵入的大豆心丝虫转入田间。通过机械损伤、日晒、风吹雨淋将其清除。天敌等,增加了大豆心丝虫的死亡率。

4、大豆种植技术中食心虫的防治及赤眼蜂的释放。大豆心丝虫雌成虫产卵高峰期,每亩释放赤眼蜂3万5万只。一般第一次在8月上旬,第二次在8月10日左右。每亩产赤眼蜂卵10个左右,在田间用大头针或回形针钉在植株上部茎上。放养赤眼蜂时,增加大豆田上风侧的蜜蜂数量,减少大豆田下风侧的蜜蜂数量。

5、大豆种植技术中食心虫的防治,利用白僵菌进行害虫防治。 9月上旬左右,大豆心丝虫成熟幼虫入土前,每亩添加白僵菌粉1公斤和细土或草木灰10公斤,搅拌均匀,配制药土,撒在垄台、沟渠上大豆地里,把豆荚摘到地里。即将入土的老熟幼虫与白僵菌孢子接触后,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就会发病而死亡,达到杀虫的效果。

6、大豆种植技术:敌敌畏熏蒸防治食心虫。敌敌畏熏蒸大豆心丝虫一般在大豆心丝虫成虫发病高峰期进行,即大豆心丝虫发病高峰前1-2天。大豆心丝虫成虫盛期的标志是:田间蛾数突然增多,蛾群成群飞行增多,开始可见交配。敌敌畏熏蒸大豆心丝虫的方法:将玉米秆或高粱秆切成30厘米长的段,一端剥去果肉,另一端保持原状。将果肉浸泡在80% 敌敌畏原液中。每亩可100%使用80%敌敌畏原液。 3分钟后即可取出,成为药棒。将未浸透的一端插在大豆垄台上,每5垄插一排,每隔5米左右插一根,每亩插50枝左右。或用一根长约30厘米的木棍,一端扎上棉球,浸入敌敌畏溶液防治,按上述要求插入。也可以将玉米棒子浸入药液中,将吸收了药液的玉米棒子夹在豆科植物的枝条上进行防治。使用敌敌畏熏蒸大豆心丝虫时,必须注意敌敌畏会对高粱造成严重的危害。套种高粱的大豆田或附近有高粱的大豆田不得使用敌敌畏。

7、大豆种植技术及食心虫喷药防治。大豆心丝虫成虫和幼虫的喷药防治可在成虫盛期后6天内进行。成虫高峰期后2-3天即可达到成虫高峰期。每亩可用25%非硝噻特乳油20升或50%乐福林乳油20升每亩兑水喷雾。或每亩用50%杀螟松乳油35升,加水稀释1000倍。也可用2.5%乳油,每亩30-40升,或20%乳油,每亩20-30升,加水稀释1-2倍,进行超低量喷雾防治。

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大豆种植技术,可以点击查看创富网在线大豆频道了解更多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下一篇:花生苗管理
标签:
  • 农作物种植经验
  •  
  • 怎样农作物种植
  • 更多栏目最新
    种植红薯,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?菜农必知!
    种植红薯,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
    清明节前后是种田的好时节,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作。在

    推荐网购省20%-90%神器免费领!